网络治理大未来(上)
全球网络(World Wide Web)今年问世满25年,现代人生活几乎脱离不了网络,如何治理网络及由谁来管理成各界关注焦点。苹果日报推出《特别企划:网络治理大未来》专题,邀请台大教授刘静怡和「因特网名称与号码指配组织」(ICANN)总裁切哈德(Fadi Chehade)对谈。上月20日造访台湾的切哈德,恰巧碰上近年来最大的台湾学生运动,他如何看待网络在群众运动所扮演的角色,都值得读者参考。
刘:您的父母来自埃及,而您小时候也曾在埃及生活过。您怎么看台湾目前的抗议行动以及埃及的茉莉花革命,而网络在两者所扮演的角色?
切:网络不会促使人民起义。网络可让人快速联系、分享理念,但绝不是革命根源,也不是抗议源头。当政府以关闭网络响应人民的抗议、且把一切都怪罪网络时,这只是在逃避现实,不去理解人民冒命抗争的真正原因,却反而去怪罪人民抗议的管道。
─政府体制应该进化─
我认为现在人更有能力集体思考,这是以前不可能发生的事。理念以网速飞快传递,沟通也有快速管道,这些都正在改变世界。若政府体制无法进化、无法在此快速社会展现效力,就会遭受挑战。
台湾和埃及有很大不同。台湾有公民机构让人民表达意见,但埃及政府的公民机构还在发展,两者情况不同,网络也扮演不同角色。在台网络可能扮演动员平台,在埃及则是(公民发声)平台。这些都令人大开眼界,我尝试以孩童的眼光看这些事,如此更好理解,我不想加以评论,只想以全新眼光观察它们,这是很美妙的一件事,是人类表达意见的新方式。
刘:美国国家电信暨信息管理局(NTIA)3月14日声明,将于明年9月结束与ICANN的合约,希望ICANN透过IANA对域名系统(DNS)的管理,交付全球化的非政府机构管理。那什么是 ICANN的全球化?
切:IANA的全球化,其实就是ICANN全球化的目标之一。要进行全球化,就必须改变ICANN基因、从内而外,而不光是组织在全球有分部,因此ICANN的全球化有5个重要路线。第一、让IANA的运作更全球化。第二、ICANN必须向全世界保证,会公正透明运作。目前相关的关键文件,是由ICANN与美国政府共同签署,这些文件必须全球化,以取得正当性。第三、所有关系人都须确保决策过程为全球化、有包容性,所有的人都能参与。第四、根域名服务器的系统,必须确保其统合和能见度,并向全世界的使用者负责。第五、要着重ICANN与世界互动,不能以西方世界为中心。(待续)
报你知 ICANN
「因特网名称与号码指配组织」(ICANN)1998年成立于美国加州,为非营利性国际组织,负责IP地址分配、管理域名及根域名服务器等任务。ICANN成立前,这些任务由美国政府委托「因特网号码分配局」(IANA)负责。美国商务部1998年和ICANN签约,将IANA业务委托其运作。
美国「国家电信暨信息管理局」(NTIA)14日宣布,将其「监管」IANA之权释出,释出对象将由ICANN整合各组织单位,遵守公开、透明、由下而上制订政策模式,符合「多方利益团体运作机制」,且不得是任何政府或以政府组成的国际组织。此举被视为「IANA全球化」开始,对于网络关键资源管理的透明运作有重大意涵。
来源:苹果日报 公元2014年4月1日
编辑:网络中文
本文版权为原著作所有,不代表网络中文之言论或立场
- netchinese的博客
- 如果想要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 或 注册。